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》
我是从长江下游的某一段江面飞过去的。
江面辽阔,一眼望不到岸。秋风习习,裹挟着江水的阵阵凉意。远望不见船和人,近也看不到人和船。站在这条突突突喘着粗气的机帆船上,面对如此浩淼辽阔的江面,一切显得那么渺小,渺小得像小时候折的纸船孤独地游荡在阔大的脸盆里面。人也变得渺小起来,从坚硬的甲板向天空眺望,猛然看见一只无名的翔鸟从头顶飞去,便狭隘地感到自己如同这鸟儿荡然地从江面上飞过去,飞向了那座熟悉而陌生的孤岛。
这是第几次登上孤岛,我已记不清楚了。只隐隐地记得,十年前我曾随一群文友初次登上岛来,满眼见到的是一栋栋用圆圈标记的“拆”字房屋,一排排修长的落叶水杉树,一棵棵匍匐在地的低矮蕨类植物。很少见到岛上居民,一切显得那样安静和阖然。仿佛是一群贸然的“入侵者”,我们肆意地行走在被雨水浸润过的沟叉边、陡坡上、树林间,驶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。
此次,我选择了一个人去岛上。这样的选择,我更多地是带着探究意味去接近孤岛。像作家安逸的《孤独是一座岛》中所写,“每一颗孤独的心,都是一座遗世独立的岛屿,等待着一个跋涉而至的灵魂。”“岛”作为这块四面环水的陆地,焕发出一些迷离神秘、原始朴素的色彩,诱发我强烈地想去嗅一嗅它的气味。
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剧《迷失》,讲述的是一艘飞机坠落在太平洋岛屿之后,引发一系列夹杂在过去与现在与未来之间产生的情感纠纷、人性交织以及一些科幻色彩的剧情。剧中充斥着野兽的掠夺、惊悚的谋杀、爱与恨的纠结等等,让孤岛赋予了众多的俗世元素和变幻莫测的意味。
此刻,我所面对的孤岛却是那样自然而真实,既没有神奇迷幻的传说,也没有众多纷纭的剧情。不管世事如何变化,它就是那样客观真实地依偎在长江奔涌不息的浪涛之中,孤独而坚定地做着“江心岛”。它的存在就是一座岛。
江水滔滔。
孤岛依然。
岛的名字叫集成岛,距华容县城五十公里许,像在长江流域中嵌入的一个楔子,它的历史与未来都融合在江水涨落之间,它的隆起与收缩都因长江流域的改变而变化着。
县水利志记载着:集成垸,位于华容县东北长江车湾裁弯之新江北岸,形如履迹。南临新江,北环故道。故道上下口淤塞,已陆连监利。
集成岛的前身即是集成垸。湘北称垸之所皆是围水而成,集成垸是围长江水而成的,是长江故道改道形成的陆地。史料记载,一七七五年原集成乡修建“合成垸”,从此掀开了以江为食和饱受水患困扰的抗争史。道光十一年,溃白沙洲、韩家和吴家大围;光绪三十四年,溃刘家垸;一九四八年,溃谢家码头;一九四九年,溃邬家祠堂……特别是一九九八年湘北地区遭遇特大洪灾,华容县只能泄洪避灾,集成垸全境成泄洪之所,垸民无奈举家全部搬迁,分散安置在县域其他乡镇。至此,集成垸不复存在,俨然成为一座独立于长江之中的孤岛。
但垸民中的极少数居民颇怀古旧之情,待水退之后,又复返岛上。再加上岛已具天然湿地之势,适合芦苇之类的植物生长,人工繁殖之后,岛已成大片芦苇茂盛生长区域,县政府遂基于多种因素考虑,建立了专门的管委会和湿地保护局维护岛域治理。所以,这一块空旷而孤独的土地,还是在县境之中独立而有秩序地存在着。只是些许居民反复劝说仍没有离岛的意愿,而至今尚无大水袭击此地之险。居者自居,外来者无意,自居者已习惯老旧的生活状态,形成了现今自然而然的生活境况。
接我上岛的是一个有些年岁的大姐。大姐生活在岛对面的江岸,原本是岛上的居住者。溃垸后,大姐就地安排在江对岸居住,承包着长江摆渡的经营。当我看到大姐时,她正从江岸过来,江风在她的脸上镌刻下鲜明的印记——黧黑而瘦削的面容,一条条褶皱刀刻般从她的脸上纵横穿插而过,说话间,空枯的眼神不时会迎风闪烁。她领着我从沙地沿着江堤彳亍而行,刚下过雨的江岸上满是盛满牛脚板印大小的水窟窿。我问她,每天要摆渡几次?她说,每天上岛和出岛的人很少,也就十来个。她基本上是上下午各摆渡两次,其余时间将机帆船泊在江两岸,除非遇有包船之时,一般很少有独自涉江者,而且过江者是熟人居多。再问她,这样的生活维持得下去吗?她一脸上木然地说,六十多岁的人干不了别的,这里又没什么农活可干,她和儿子两个人摆渡,生活还是勉强能应付过去的。说完,她站在甲板上松开泊绳,儿子稳稳地坐在驾驶舱里,她挥动一面鲜红的小旗,船听话似地调转船头向对岸驶去。
上一篇:既往血吸虫病感染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
下一篇:没有了